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亲爱的宝子们!大家好,我是开心!
烤生蚝、蒜蓉蒸生蚝就成了餐桌上的热门美食,肥嫩的蚝肉裹着鲜美的汤汁,一口下去满是大海的清甜,想想都让人馋。但很多人买生蚝时总犯难,怕挑到死生蚝 —— 死生蚝不仅吃着干瘪没滋味,还会浪费食材,所以学会分辨生蚝死活特别重要。今天我就把多年选生蚝的经验分享出来,几个简单方法,一看就会,保准你下次买生蚝能挑到新鲜又肥美的。
看外壳:从闭合状态辨新鲜
选生蚝第一步,先看外壳状态,这是最直观的判断方式。活生蚝的外壳大多紧紧闭合,哪怕用手指轻轻触碰或按压,它还会因为感知外界刺激而迅速闭合,这是活生蚝的本能反应。要是遇到外壳张开的生蚝,别直接认定是死的,先拿筷子轻轻敲一敲壳身,若反复敲击后仍无动静,大概率已是死蚝。不过要注意,生蚝在运输中可能因碰撞出现外壳轻微破损或偶尔张口的情况,这时候不能单看外壳,得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确认,避免误丢活生蚝。
除了闭合反应,开口程度也能判断。活生蚝就算张口,也是为了呼吸,开口幅度通常不超过 1 厘米,稍微靠近或触碰,就会慢慢闭上。但如果生蚝开口幅度超过 4 厘米,且无论怎么碰都闭不上,基本就是死蚝。另外,还能试着轻轻掰壳缝 —— 活生蚝的壳缝特别紧密,用点力也难掰开;若能轻松撬开,要么是生蚝已死,要么是体质虚弱,新鲜度不够,吃起来口感会差很多。
展开剩余73%查肉质闻气味:直观判断好坏
要是能让摊主帮忙撬开一个生蚝,就能通过肉质和气味进一步确认新鲜度。活生蚝的肉质特别饱满有弹性,用筷子轻戳会感受到明显回弹,颜色是干净的乳白色或淡黄色,表面泛着光泽,没有多余黏液。但如果看到蚝肉干瘪,颜色发绿、发黑,或是表面黏糊糜烂,说明生蚝已死且变质,绝对不能要,这种蚝肉吃起来不仅没鲜味,还会影响整体口感。而且活生蚝的肉与壳连接紧密,撬的时候需要稍用力才能分离;死生蚝的肉很容易脱离壳身,一撬就掉,新鲜度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气味辨别也很关键。活生蚝闻起来只有淡淡海水腥味,就像刚从海边捞起的清爽感,没有其他刺鼻味道。但如果闻到腐臭味、酸味,或是浓烈的腥臭味,不管生蚝外壳是闭是开,都说明已死且可能变质,千万别买,买回去也没法吃,只会白白浪费钱。
敲一敲对一对:听声音识死活
有时候生蚝外壳闭得紧,看不出开口,这时候 “敲击测试” 就派上用场。用手指或筷子轻轻敲击生蚝外壳,活生蚝能感知外界刺激,会立刻做出应激反应迅速闭合,甚至能看到壳身有轻微收缩动作;若敲了好几次都没反应,大概率是死蚝,因为死蚝已无应激能力,无论怎么敲都不会动。
还有个 “对敲” 小技巧:拿起两个生蚝,让外壳轻轻碰撞,仔细听声音。活生蚝内部饱满且含水分,碰撞时会发出厚实沉闷的声音,听起来很 “实在”;死生蚝因内部脱水、蚝肉萎缩,碰撞时会发出空洞声,像里面是空的一样,两种声音差异明显,很容易区分。
煮后看:蒸制过程验新鲜
买回家的生蚝若不确定是否都新鲜,烹饪时还能进一步验证,蒸生蚝就是很好的检验方式。蒸制时要冷水上锅,水烧开后转中小火,根据生蚝大小蒸4-10 分钟(小蚝时间短,大蚝时间长)。活生蚝受热后会自然开口,开口幅度通常超过 1 厘米,蚝肉边缘还会微微收缩,看着特别有活力。若蒸够时间仍有生蚝没开口,别直接撬开吃,先用筷子轻撬:若发现蚝肉与壳粘连紧密且颜色发灰、无光泽,很可能是死蚝,直接丢掉即可,避免影响其他生蚝的口感。
蒸熟后的肉质颜色也能判断。活生蚝蒸熟后,蚝肉呈均匀的奶白色或淡黄色,看着鲜嫩,用筷子夹起能感受到弹性;死生蚝蒸熟后,蚝肉颜色暗淡甚至发黑,外形干巴巴的没有水分,吃起来又柴又没味道,一眼就能分辨,绝对不能吃。
买存吃:这些细节别忽略
想挑到新鲜生蚝,先选对购买渠道。尽量去正规市场或超市,这些地方的生蚝来源靠谱,新鲜度有保障。挑的时候优先选外壳完整的生蚝,外壳破损的生蚝容易受污染、脱水,就算是活的,放不久也会不新鲜。别买来源不明、外壳粘满泥沙杂质的生蚝,不仅清理麻烦,新鲜度也难保证。
买回家的生蚝若不马上吃,要注意储存方法。活生蚝适合放在0-5℃冰箱冷藏,且要让生蚝平面朝上摆放,避免内部水分流失,保持鲜嫩。若想暂养,可用海水(无海水时用淡盐水,浓度别太高)浸泡,但浸泡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,不然生蚝容易缺氧变不新鲜。
吃生蚝时一定要彻底煮熟,蒸、烤、煮都要确保完全熟透,这样能更好释放生蚝鲜味,吃起来也更放心。尽量避免生吃,煮熟后的生蚝口感更软糯入味,蚝肉的鲜甜能充分体现,搭配蒜蓉、柠檬汁都特别好吃,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满满的鲜味。
宝子们,分辨生蚝死活真的不难,记住这些方法,买的时候多留意外壳、多敲一敲,烹饪时看开口、看颜色,再注意购买和储存细节,就能轻松挑到新鲜肥美的生蚝。不管是烤着吃、蒸着吃,还是煮进汤里,新鲜生蚝都能带来满满的鲜味,让你每次吃都觉得过瘾,吃得开心又满足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下一篇:没有了

